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月12日,演员们在法国尼斯表演彝族古戏《撮泰吉》。当日,来自中国贵州毕节乌蒙演艺集团的演员们在法国尼斯国家剧院为当地民众带来传统彝族歌舞表演,其中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古戏《撮泰吉》。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

/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2月7日报道,舞龙在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相信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综观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

/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2月9日,湖北省武汉市。记忆中的年味在哪里?就在城里人连年感叹“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的时候,2017鸡年正月十三,在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郑店村刘彭家砦湾,踩高跷、舞狮等传统民俗活动依然是这里过年的“重头戏”。2月9日上午11点,刘彭家砦湾的刘家庙早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在当地颇有名气的“高跷故事亭子”表演的消息传遍七里八乡,上万人早早赶过来抢占“有利地势”。鞭炮、锣鼓开阵,24人的高跷队伍浩浩荡荡地从蜿蜒曲折的乡路走来,步伐轻盈。演员们身着戏装,踩着2米高的高跷,背着花篮、宝剑等道具,在锣鼓声中走动摆着造型,或演绎着故事。

/

/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月13日,在河北张家口蔚县南留庄镇白河东村,王启杰在青砂器烧制炉前工作。65岁的王启杰是白河东村一带青砂器作坊“掌门人”、蔚州青砂器王氏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自幼跟父亲学习青砂器制作,坚持用传统手艺烧制青砂器至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蔚县青砂器是当地传统民间手工艺器皿,历史悠久,俗称砂锅、砂壶、砂吊等,是熬中草药、烧水、做饭、煮肉、热酒的上好器皿。河北张家口蔚县南留庄镇白河东村一带是蔚县青砂器的发源地。当地山上有丰富的天然瓷土,其土质有黏性,细腻、柔软、可塑性强,俗称“矸子土”,是制作青砂器的天然资源。

/

/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月15日,在石家庄井陉县天长镇庄旺村庙会踩街活动上,李爱玲的井陉拉花队伍在表演。当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庄旺村举办庙会踩街民俗活动,其中一支井陉拉花队伍表演技艺精湛,格外引人注目。这支队伍的领队人名叫李爱玲,是井陉拉花技艺传承人。今年52岁的李爱玲从事井陉拉花表演已经有四十年之久;平日里,李爱玲还致力于井陉拉花的传承工作。2016年,李爱玲在井陉县高家庄小学开办了免费的拉花培训班,教孩子们学习家乡的非遗技艺,目前已有60多个孩子报名参加。新华社发(蒲东峰 摄)

/

/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月27日,在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几名小朋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表演音乐铜鼓。当日,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举行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当地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同胞欢聚一堂,展演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共同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

/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2月26日,贵州省石阡县大塘村,活跃着一支大塘村木偶戏班,6位成员平均年龄70岁左右,几根竹竿、两只手、一张嘴、一套锣鼓,支撑起所有的人物和情节。在花桥村和大塘村以及十里八乡,只要听见锣鼓声,木偶戏戏迷们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会聚拢来看个够,传达出这曾经风靡一时的民间文娱活动的魅力。石阡木偶戏是流传于贵州石阡各民族中的一种民间傀儡戏曲剧种。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中的“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石阡木偶戏基本要素包括唱腔、锣鼓牌子、头子、戏装、道具、表演等方面。

/

/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点:那些不为人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2月27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上双疃村,普普通通的老牛耕地,如今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开日照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黄墩闹春牛”在民俗一栏里显得很醒目。黄墩镇上双疃村是一个有着380多户人家的山村,原来家家户户养牛,现在只有30多户还饲养,户主的岁数大多在60岁开外。随着现代农机具的普及,使用耕牛耕种土地的越来越少,会使唤牛的村民更是不多见了。

/

/